2022年6月10日晚上7点,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英美文学专家、中国澳大利亚研究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敬慧应邀,为我院师生做了题为“如何阅读和理解英国经典小说——以互文性视域中的《鲁滨逊漂流记》为例”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线上线下同时展开,由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徐莎副教授主持,刘树森院长莅临指导。我院部分教师、2020级和2021级英语笔译及英语语言文学研究生、部分本科生以及国内其他高校师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我院刘树森院长对王敬慧教授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本次讲座中,王教授首先从五个问题入手,从“How and when did you read the book – Robinson Crusoe?”, 到“In what language and what edition?”,再到“Did you like reading it? Why and why not?”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并邀请了现场同学回答,根据回答王教授表示,同一文本,读者注意到的地方不同,就有了不同的创造点,从而引出“互文”的特点之一:需要感受到骨子里。
随后,王敬慧教授从自身海外教学经历出发,讲述自己通过借用莎士比亚的“All The World’s A Stage”来帮助海外学生理解圆明园戏台楹联内容,进而形象的阐述了何为“互文”以及其作用:使表述更生动,更易于被理解接受,实现更好的沟通。
紧接着,王敬慧教授分别展现了《鲁滨逊漂流记》的四部互文性文本,生动形象的向大家讲述了由于客观及主观因素的不同所带来的互文性的不同,并表示“互文性文本”实现了时和空的置换,提供了范式平台进行新的创作。
最后,王敬慧教授联系当下,结合后疫情时代,提出阅读(在后疫情时代)给我们带来什么,已经面对疫情造成的孤独感和恐惧,我们该如何在阅读中思考自己的生存状态。王教授指出,通过阅读经典,平静浮躁,带给大家新的眼光角度去看待时代,同时也给大家目前的生存状态给予力量。
讲座结束后,王敬慧教授还与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详细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随后,徐莎博士分享了自己阅读经典的经历,对讲座中所提出的“读过往、思当下、想未来”的观点表示高度赞同,同时也对王教授再次表示了感谢。
王敬慧教授的讲座带领大家进入了互文的领域,领略的“互文性文本”的魅力,并让我们深刻理解到阅读经典力量,令人受益匪浅。
供稿:李旻玥儿(英语系)